政府信息公开

武胜县卫生健康局 武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14 10:22   来源: 武胜县卫生健康局   浏览量:     【字体:

陈亚冰、谭兴文、黄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第11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其中包括24家乡镇(中心)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6个建制村卫生室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高标准建成烈面、万隆、飞龙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同时烈面镇中心卫生院新院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通过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已有19家机构达到基本标准,4家达到推荐标准,成功创建3家社区医

院,建成基层临床特色科室2个、胸痛救治单元1家。全县100%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和中药师,85%的村卫生室、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基层中医药服务量稳定在4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2023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武胜县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引进管理办法》,进一步简化优秀人才引进的程序,放开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间和招聘方式上的权限,明确了人才引进条件、补助标准以及经费来源,其中,奖励性经费由县财政局专项资金列支,纳入县级财政全额预算。如安家补助:博士研究生15万元,硕士研究生8万元,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7万元,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万元,分5年发放,每年按总额的五分之一拨付等。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公开招聘、考核招聘、贫困地区定向医学专科生项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近三年来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员353人其中,公开考试考核招聘160人、签约和安置定向医学本科25人、安置广安市定向医学专科生3人、考核招聘大学生村医2人、招募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133。创新实施县管乡用机制,开展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选派49名优秀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帮扶指导。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结合全县医师人员实际,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取得执业助理以上资格的医师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目前全县累计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人数达260人,每万人全科医数从2021年的2.5名提升至4.7名,已达到全省每万人配备全科医生目标数深入开展中医强基层“百千万”活动,省、市、县专家对基层开展帮扶指导,通过坐诊带教、健康讲座与义诊等活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三、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4年9月,县委县政府出台《武胜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实施方案》,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医管委”,统筹推动医共体工作。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建成医共体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现下级检查、上级诊断,2024年远程医学影像诊断9267人次。设立医共体“十大管理中心”并运行,推动医共体内资源整合,提升管理效能,重点围绕促进一体化管理和医疗资源下沉,制定医共体人、财、物等统一管理制度文件。药械采购中心制定了《武胜县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采购统一管理实施办法》,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管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规范转诊程序,畅通转诊绿色通道,今年5月完成医共体双向转诊系统建设,并对成员单位进行了培训,目前已正式启用,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立独立转诊中心,其余公立医疗机构指定相关职能部门承担转诊职能,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底,我县医共体建设顺利通过省级考评,达到合格标准,按照省级文件要求,达到合格标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市(州)医保局商相关部门后,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目前正在等待市级部门出台相关细则。

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推进疾控体系高质量发展,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开展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落实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逐步提高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强化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持续夯实“三线一网底”艾滋病防治体系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效显著,推进健康中国专项行动。目前,县人民医院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已投入使用,其余公立医疗机构按要求正有序推进;全县24家基层医疗机构根据业务用房、医务人员等实际情况,均设置发热门诊或哨点诊室,设置公共卫生科,配备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现有28个预防接种门诊,其中AAAAA级门诊3个,AAAA级门诊3个,AAA级门诊9个,AA级门诊13个,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12个。成立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完善慢病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职责,定期将县级医院慢病就诊人员信息反馈给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及时建档纳入管理并按期随访,实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体系,明确分色标准,实现“一人一策”分类健康管理,推进落实“红黄绿”患者由县乡村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组建157个至少由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N名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同时选派31名县级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加入各乡镇家庭医生队伍,提升签约服务能力。

五、保障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基层卫生财政拨款(不含公卫资金)达12726.81万元,同比增长4.08%,基层卫生投入增幅略高于财政收入增幅。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四川省健康云平台和“掌上健康”APP作用,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3%以上。2024年6月,县政府出台《武胜县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薪酬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坚持“规范”与“激励”并举,健全财政投入机制,落实自主分配权利,优化绩效分配方式,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扎实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自2024年改革以来,已有沿口镇卫生院、沿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胜利镇卫生院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实现结余奖励分配。同时,创新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1”绩效评价体系,全年开展4次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更新升级;二是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三是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四是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