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武胜县民政局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085号提案 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5-07-23 10:35   来源: 武胜县民政局   浏览量:     【字体:

 

游云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建议》(第085号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社区居家养老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对于推动我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我单位高度重视,对您的提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8.1882万人,常住人口54.9万人,其中60岁以上20.5889万人,占常住人口总人数的37.5%,我县人口老龄化严重。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1家,其中敬老院11家、民办养老院10家,养老床位数3129张,护理型床位数1920张,占比61.36%,入住老人1476人,城乡日间照料中心57个、床位数570张,建设养老服务驿站13个。目前,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民办机构为补充的康养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特困对象和社会老人自愿条件下入住养老机构的目标。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

一是资金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用于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如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后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加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改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尤其针对您提出的,对已成功运营且在省、市、县具有影响力的优秀老年食堂,研究制定房租、水电气补贴和奖励政策,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二是政策扶持方面:严格落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印发《武胜县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暨特岗补贴制度的通知》(武民发﹝2022﹞10号),对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在运营方面给予补贴。对运营满一年且服务质量达标的,给予年度运营补贴。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更多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建设集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助餐助浴、健康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设置专门的康复训练区,配备专业康复器材;打造文化活动室,开展书法、绘画、戏曲等文化活动;设立助餐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完善智慧养老院平台建设,借助新一代物联网设备和人工智能平台,如健康监测手环、紧急呼叫系统,经过后台算法分析,实时自动监测并判定危险,同时将判定结果自动发送至手机,或者通过数据接口将报警信息对接至其他监测平台,进行统一报警,从而为老人创造一张无形的人性化、智能化的监护网,提升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巡房巡更,确保老人能够得到实时安全看护。针对高龄、独居、留守、贫困居家自理老人,将优先在老人密集、交通方便区域布局养老综合体,打造“老年助餐+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一站式养老场所,既解决生活难题,又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完善老年助餐网络建设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益属性、多元支撑”的原则,建设“中央厨房+N个助餐点位+N种服务模式”的老年助餐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持续有效解决老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助餐点建设力度,到2025年底,力争再新建1~2个老年食堂(助餐点),进一步织密助餐网络。同时,结合本地成功案例,总结经验稳步复制,避免盲目拓展,确保新建老年食堂切实发挥作用。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实操培训等,有序开展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养老护理员培训及轮训,按规定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鼓励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专业社工、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推动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主体。针对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上门服务能力,并为监护人提供护理技能和医学常识培训,培养尊老、敬老道德风尚。

五、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有机衔接,共同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我县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均为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积极开展头晕/眩晕的规范化诊疗、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的干预、老年人多重用药的管理、多种内科疾病共存、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老年急危重症的监护和治疗,开展老年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及老年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以全科医疗为基础,以老年综合评估为诊治中心环节,针对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特点,多学科多途径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诊疗;飞龙镇医养服务中心设置床位50张,重点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康、护、养服务;飞龙镇中心卫生院在水磨滩村开展农村老年心理关爱行动项目,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提高基层人员心理健康服务技能水平,增强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同时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万隆镇中心卫生院、沿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23年开展居家医疗服务、家庭病床试点并逐步扩大推广,重点为老年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医疗服务、康复治疗、药学服务、安宁疗护、中医服务等上门医疗服务。从2022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每年为1300名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开展不少于3次的上门医疗护理服务,维持失能老年人的身心功能,改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让失能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有机衔接,共同提高健康养老服务能力。县域内养老机构均与属地卫生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整合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为居家失能、半失能老人定期提供上门健康检测及心理慰藉。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建立居家养老智慧平台,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低偿上门生活服务和陪诊就医等服务。

六、强化公立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

优化布局公立养老机构,对现有11个公办养老机构改造升级消防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乡镇敬老院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升敬老院消防安全水平。胜利镇、沿口镇、石盘镇等10个敬老院完成院坝改造、线路改造、院内无障碍改造等标准化建设。公立养老机构将持续为贫困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