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山乡双河村:一片绿桑 带动乡村振兴一方
5月11日上午,武胜县猛山乡双河村下着蒙蒙细雨,黑色遮阳网围绕四周的蚕养殖棚内,刚过4眠的春蚕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吃桑叶发出“刷刷”声响。
据当地养殖30张纸(养蚕计量单位)春蚕的业主介绍,当下的蚕正处于成长期,每天需桑叶4000到6000斤不等,雇佣工人30余人,主要负责蚕的喂养、消毒、桑叶采摘、运输等。养殖工人林清明说,“发展蚕桑产业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务工,有收入来源又能照顾家里,生活变好了。”
正在棚内喂养春蚕的武胜县猛山乡双河村业主雷代兵表示,“以我个人为例,一季养蚕25张纸,每张纸利润在两千元以上,一年养蚕4到5季,收入至少能达20万元”。
武胜猛山乡双河村桑枝菌家庭农场的典型菇棚内,三层铁架上摆满菌袋,三三两两的白色猴头菇长在菌袋上,正陆续生长上市。双河村党总支书记潘朝云介绍,“我们把村上所有废弃桑枝利用起来,种桑枝菌,变废为宝”。
据了解,桑枝食用菌产业主要生产白玉木耳、猴头菇、大球盖菇等菌类,是条生态可持续循环发展之路,以桑树废枝为原料,以该县五个蚕桑重点乡镇为依托,开展桑枝基料化利用,建设10个桑枝粉碎场,3个集中制袋场、1个产品加工厂和有机肥厂,N个生产基地。
在武胜县猛山乡双河村,开创蚕桑、食用菌产业协同发展局面。发展桑树产业除了一年能养五季蚕,还能制桑茶,采桑葚,用废弃桑枝种植蘑菇,实现以桑树为主的循环生态发展机制。
目前,武胜县猛山乡建成蚕桑基地9500亩,实现综合产值3亿元,带动全县建成高标准蚕桑产业基地3万余亩。猛山乡乡长杨涛表示,“接下来,我乡将进一步挖掘蚕桑文化内涵,在蚕桑观光、农事、采摘体验、产品研发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桑、蚕、茧、丝绸、附属产品全产业链格局,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以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