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通工程“小黄车”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县按照“政府主导、公车公营、群众受益”的指导思路,始终把乡村客运作为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兜底工程,从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管理精细等方面着力,全面保障“金通工程”可持续发展,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乡村要振兴,交通要先行。一辆小黄车,一条通村路,连接了乡村与城市,不知疲倦地行进在武胜的乡村田野之间,描绘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黄车司机杨凯:武胜走不走
在我县各乡村道路上,一辆辆印有“四川乡村客运”字样的黄色便民小客车来来往往。一大早,小黄车司机杨凯便在各个乡村招呼台前吆喝,招呼需要乘车的群众。
飞龙镇黄林堡村村民杨云凤:以前没有这么方便,现在方便了,车子送到家门口,还是很好的。
近年来,我县针对30个行政村未通公交的实际,制定了“一村一公交开行方案”,采用现有公交线路优化延伸和新增公交线路、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小黄车”公交化运营等方式,切实解决建制村通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
四川省嘉浩运业有限公司客运部副部长肖东:我们共在偏远乡村投放10台乡村客运小黄车,提供门对门点对点预约响应服务,赶集班和周末班服务,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从城市到乡镇再到建制村,这些小黄车,做到了便宜、高效、便捷、舒适出行,实现了村村通客运。不仅如此,为提高乡村运输服务质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县还严格按照全省“金通工程”乡村客运“四统一”标准和要求,全面完成农村客运Logo标识、村级招呼站(牌)、车辆标识、从业人员服装标识“四统一”工作,并通过手机APP完成“四统一”信息采集。
四川省嘉浩运业有限公司客运部副部长肖东:下一步,我们着力提升服务,将客运网与物流网、快递网相结合,同时加大力度提高门对门、点对点的服务水平,切实满足广大群众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需求。
近年来,我县已开通县域城乡公交32条,含全国优质公交线路1条、省际公交1条,共投放公交车164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56辆,实现23个乡镇公交全覆盖、246个建制村通公交,建制村公交覆盖率达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