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结出“金果子”!预计2025年全县晚熟柑桔种植面积达25万亩
如何挖掘自然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区域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武胜县紧紧围绕12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适应供给侧改革新要求,以业主规模化经营为主体,以果园标准化生产为抓手,高起点打造大雅柑特色效益农业。
资料图
武胜县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民间种植柑桔的历史也十分悠久,现在武胜县正大力发展大雅柑,仅在2018年全县晚熟柑桔种植面积就发展到了15万亩,年产量30万吨,产值达到30亿元。而这样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农业产业的背后正是当地坚持标准化、科学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绿色生态提升品质的结果。
资料图
在清平镇大堡村的良种育苗基地里,一颗颗幼苗正在桶中生长。模拟更加绿色生态的生长环境,为基地的种植提供优质的苗子品种。而这种标准化的种植模式正是武胜县大力推广的种植新思路。
资料图
选择桶装苗自有其好处。四川海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朋说:“这个地是用营养成分配置的,长势好,成活率也高,提早时间结果,没有缓苗期,比几十年前的裸根苗增长快的多,提早一年结果。”
李朋介绍说,经过中国农科院柑研所的实验和评估,这样的培育方式,能有效控制住它的病虫害,保证果苗品质。
清平镇宣传(统战)委员易海涛说:“县内用的晚熟柑桔苗子,大多都是从我们清平镇苗圃基地采购的。这样从源头上统一了标准,保证了质量,为我们晚熟柑桔在市场竞争力提供保障。”
有了源头上的标准,武胜还在产业标准化发展上下功夫,从前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品统一管控以及种植的标准化,技术指导和培训、田间管理和控制,采摘果子后的农残监测把关等诸多环节,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创建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的保障。
资料图
如今,武胜县按照大园区,小业主的发展方式,已经发展了新业主近520个,连片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基地80个,并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面对更好的市场要求,武胜晚熟柑桔产业还在培育新品种上持续发力。在清平育苗基地的旁边,就是晚熟柑桔资源库基地,业主李明正在查看今年柑研所提供给他的晚熟柑桔新品种早熟大雅。
自从中国农科院柑研所与基地建立合作关系,武胜县就成为了李明的第二故乡,在这里进行晚熟柑桔品种多元化发展的实验和培育。
四川海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朋说:“把基地建在这,主要是为武胜晚熟柑桔储备后续力量,现在培育了有十几个新的品种。”
如今在实验基地里面,已经培育出两种适合武胜当地的大雅系列品种,为武胜晚熟柑桔在全国大雅柑市场冲出重围奠定了基础。
资料图
持续在标准化、科技化生产用力,武胜县晚熟柑桔产业已颇具规模,产业特色日渐明显。预计到2025年全县晚熟柑桔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量超过50万吨,总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形成一个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优质柑桔产业带,两个有较强竞争力的柑桔产品和知名品牌,500个水果专业合作社,3000名水果专业技术人员,并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稳定的生产基地。同步做好以晚熟柑桔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业、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使晚熟柑桔这一特色产业成为武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