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名称
美丽广安建设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政策问答
问:《规划》的制定背景是什么?
党的二十大以来,党中央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为美丽中国建设擘画了蓝图。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四川建设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谱写美丽中国四川新篇章”的指示要求,印发实施了《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为全省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广安市组织编制了《规划》。
问:《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发〔2023〕30号)、《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4〕18号)、《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问:《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有哪些广安特色?
《规划》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标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重点围绕目标指标、战略安排、重点任务,结合我市市情、发展特色和问题难题,进一步细化实化目标定位、任务体系等内容。二是落实省级重大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高地、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建设中国韵·巴蜀味宜居地”战略定位,深入贯彻《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文件精神,提出打造“川渝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全国影响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美丽四川广安样板。三是衔接市级重要规划。严格落实《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要求,加强与优化市域发展布局、维护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相关内容衔接,确保在底线要求、关键思路与目标定位上保持统一。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广安实际情况,体现广安特色:一是持续推动美丽广安细胞建设,通过建设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塑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广安;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水、气、土、声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全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抓好固废危废等方面的管理,保护好广安的蓝天、碧水、净土,为美丽广安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三是落实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引导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布局,促进广安各产业朝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推动广安市产城景融合发展;四是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为主攻方向,探索跨省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协同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建设运营模式。
问:美丽广安建设的目标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规划》包括建设指标共6类20项,近期为2023—2027年,中远期为2027—2035年。
《规划》共包括9章30个小节,主要任务为:
一是建设条件。从自然条件、文化历史、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美丽广安建设的基础;认真分析了美丽广安建设在产业转型升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三个方面”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美丽广安建设需要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方面的战略机遇。
二是总体要求。《规划》明确了美丽广安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设“川渝合作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 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三大战略定位,从美丽空间、生态、环境、产业、家园和生态文化、治理体系七个方面制定了美丽广安建设指标体系,确保2027年美丽广安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35年,美丽广安建设目标全部实现。
三是“六大”重点任务。《规划》从打造美丽产业、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山川、美丽家园、开展美丽行动“六个方面”重点目标详细部署了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美丽广安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有效助力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问:如何保障《规划》实施?
《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决策部署;强化考核问效,压实工作责任;推进交流合作,提高建设成效等三个方面就如何确保美丽广安建设落实落地,取得实效提出了保障要求。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