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长琼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治理商品房违规违法建设的建议》(第266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人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因企业不担当、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产生了一大批违规建设、违规交房、接房难、办证难等问题。为彻底扭转局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回应群众关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牵头开展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行动,陆续统一了全市所有商品房销售现场模式,实现了所有房地产市场宣传、销售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全面推广使用,房地产市场秩序取得明显效果。
一、完善资金监管制度。出台《广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新建商品房代理预(销)售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全面启用广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确保预售资金封闭运行,加大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纳入不诚信联合惩戒黑名单严格管理,禁止黑名单企业在广安市域内从事相关业务。全面启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平台,将预售资金进入监管账户证明作为网签备案审核条件,严格预售资金全额进入监管账户制度,落实预售资金按工程建设进入进行拨付,商品房交付使用前项目预售资金封闭运行,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过程监管,杜绝商品房项目资金风险,有效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二、完善信用信息管理。依托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收集完善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定期开展信用信息评价,并通报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税务、市场监管、法院、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建立失信惩戒的联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参与信用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294家,70—80分企业6家,69—70分企业24家,60分企业249家,60分以下企业15家。联合房地产业协会对诚信经营的开发企业予以表扬,对经查证属实的违规经营企业进行约谈、扣分、一定范围内公示等制约措施,规范开发企业、中介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行为,凝聚职权部门齐抓共管合力。
三、建立联合查处机制。建立联合查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对在建在售项目发现开发企业、中介机构、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等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由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及时予以查处整改,对问题严重、态度消极、整改不到位的要坚决逗硬,从严从重处罚。建立由公安、法院全力配合追缴土地出让金、税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罚款等的问题楼盘处置机制,由公安机关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采取约谈、由法院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强制拍卖等方式筹集项目资金。
四、强化过程执法监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过程监管,严格执行审定的规划方案和施工图,坚决落实放线、验线、复线制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对违规超容积率建筑,坚决依法拆除或者没收,并处以罚款。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销售、虚假宣传、违规交房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增大企业违法违规成本,从严从重处罚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五、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印发《广安市2021年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整治内容和整治要求,全市系统全面开展清理排查,建立清单、台账,逐一销号处置。截至6月底,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860人次,检查市场主体983户次,印发宣传资料2500余份,发现涉嫌房地产违法广告线索34件,其中立案7件,处罚款11余万元,责令整改27件,有效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
六、深入推进问题楼盘化解。2020年以来,全市梳理出的73个“办证难”项目和24个“接房难”项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建市“接房难、办证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强力攻坚。截至7月底,73个“办证难”项目已化解62个、累计为28766套房屋办证,梳理出的24个“接房难”项目中,10个项目、10590套商品房完成交付使用。积极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推动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2022年9月以来,我市分两批次共申报13个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获批专项借款资金7.29亿元,有效解决7778套住宅建设交付。
感谢您对我市房地产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人行广安中支等部门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加大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企业,纳入不诚信联合惩戒黑名单严格管理,严格禁止进入黑名单的开发企业在广安市域内从事相关业务,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采取切实有效的约束措施,确保我市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
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8月31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