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园区自2013年成立以来,白手起家创新创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受住了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高强度工作的考验,开发出了岩头片区一座新城,建设起了园区“四纵五横”等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作为“主战场”,为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作出了协兴贡献。为更好推进“十四五”期间园区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和崭新形象迎接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经园区党工委研究,现就实施“12339”战略奋起二次创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抢抓一个关键机遇
牢牢抓住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契机,打好“感恩牌”,借势借力,力争在“双循环”“双城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中争得更多资源汇集协兴、支撑发展。
(一)加强对上争取。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红利,从中找机遇、跑项目、争资金。强化对生态环保、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和项目的争取,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能。加大债券资金争取,加强银政企对接,滚动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融资,畅通经济运行血脉。
(二)加强招商引资。切实发挥招商引资对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招商质效,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围绕文化旅游、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等大型企业,紧盯央企、省级国企和大型文旅企业、职业教育企业等开展招商,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三)加强对外合作。用好小平故里金字招牌,突出各类小平纪念地、文旅产业各类示范区、文旅龙头企业、职业教育知名院校、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等重点,大力开展园地合作、园园合作、园企合作、园校合作。深度融入“双循环”“双城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找准定位,找到切入点,力争进入这些国家战略重构的产业链,成为“链中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四)加强借智借力。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与国内顶尖智囊团队建立稳定战略合作关系,组建园区发展顾问团,着重在发展规划谋划、产业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争取与中省市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等职能部门、研究机构、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共建机制。每年谋划举办1—2次专业研讨会。
二、突出两大发展主题
坚守园区定位,把准时代脉搏,突出“做大文旅产业、打造蓝领硅谷”两大主题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做大文旅产业。响亮提出“游小平故里·品改革文化·尝天下美食”口号,用好用活特色优势文旅资源,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积聚人气商气为宗旨,树立“产业旅游化、旅游主题化、主题产业化”三化合一理念,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式发展,努力开创园区文旅产业发展新局面,5年内实现来园游客和旅游收入在201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二)打造蓝领硅谷。响亮提出“中国红色大地,世界蓝领硅谷”口号,在支持小平干部学院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红色培训、研学旅行的基础上,树立“无中生有、换道超车”发展理念,抓住“双循环”制造业回归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契机,紧盯“一带一路”、“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对技能型、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创新发展模式,规划建设蓝领文化产业园,引进建成一批职业院校(培训机构),5年内培训输送蓝领人才10万人以上。
三、做好三篇核心文章
立足园区职责使命,坚持在保护中抓发展,在发展中强配套,实施“旅游+”,做大自身竞争优势。
(一)做好“保护”文章。牢记立市之魂、建区之根,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原则,保护好以邓小平青少年时期主要活动场所为核心的国家重点文物,维护好邓小平故里人文和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好广安主城区上风上水的重要生态屏障。
(二)做好“配套”文章。配套好邓小平故里5A级旅游景区需要,支持景区改造提质,解决好景区停车难、周边环境差、旅游秩序乱等突出问题。配套好广安主城区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抓好“一江一河一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配套好做大做强广安主城区需要,始终围绕积聚人气商气、激活消费发展产业、招引项目。
(三)做好“融合”文章。用好旅游与其它产业可相融相生的特性,做好“旅游+”。深度挖掘、用好用活广安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促进文旅融合。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推动乡村资源景观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农庄休闲旅游,促进农旅融合。把小平干部学院、蓝领文化产业园、各种红色研学基地作为旅游产品,建成旅游景区景点,促进教旅融合。精心办好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规划建设一批体育公园、体育民宿、体育小镇,促进体旅融合。
四、实现三大奋斗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倒推制定各类工作措施,奋力开创园区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建成“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坚持旅游为体、文化为魂、产业为本,依托本土特色优势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引进和培育文化旅游、红色研学、演艺娱乐、动漫游乐、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加快资源整合,催生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文化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成功创建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建成“全国知名红色培训和研学旅行基地”。支持小平干部学院立足川渝、面向全国,努力建成“特色明、教学优、环境美”的全国一流干部学院;培育壮大红色培训和研学旅行市场主体;统筹邓小平故里、华蓥山起义、“三大合作三大园区”等资源,开发精品课程,优化研学线路,做实研学服务,建成全国领先、川渝首选的红色培训和研学旅行基地。
(三)建成“中国及一带一路”国家蓝领人才重要培养输出基地”。将蓝领教育作为突破口,瞄准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及用工需求,与国内外用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定向培养、定向输出产业技术人才,在“双循环”“双城记”“一带一路”等产业链条中抢占重要一环,通过5年持续努力,建成中国及“一带一路”国家蓝领人才重要培养输出基地。
五、办好九件大事
要事紧盯既定方向和目标,选好办实一批大事要事,引领并推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西溪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把西溪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放在城市提质的优先位置,统筹整合资源,研究论证和实施西溪河生态引水补水工程,一体推进景观堤防、生态湿地、岸线治理和面源治污等工程,将西溪河建成河畅水净、岸绿水美、人水相亲、水城共融的幸福河。
(二)抓好中国改革开放文化系统梳理研究和展陈。探寻中国改革开放文化的根与脉,厘清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史,采取市场化方式规划建设中国改革开放博览园;邀请国内一流团队,围绕小平同志和改革开放主题,创作编演一台大型文艺演出或实景剧。
(三)推进全域乡村振兴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聘请高水平团队开展策划、规划,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农文旅结合的系列主题农庄、农事农食农俗体验为基本业态,大力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积极创建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和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
(四)结合协兴场镇改造提质规划建设中国美食文化城。留住游客首先要留住游客的胃。分期分区有序推进协兴全场镇提质改造,融入广安地域非遗文化元素,规划建设巴蜀风情特色小吃街、巴蜀风情逍遥夜啤街、巴蜀风情浪漫酒吧街和中国八大菜系文化体验馆,定期举办主题美食节活动,加大对外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提升中国美食文化城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结合牌坊新村、金狮新村改造提质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引进专业团队对牌坊新村、金狮新村现有风貌和农家乐、农家客栈进行统一改造、统一营运、统一管理,建成精品民宿区;结合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在白云湖片区规划建设精品民宿野奢民宿项目,同步做优做强富盈等三大高端酒店,满足不同消费客群住宿需求。
(六)引进建成一个以上沉浸式5A级主题游乐项目。对接后疫情时代近郊旅游和多元化旅游市场需求,瞄准各年龄段消费主体,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和大型实力民企,招引落地一个以上当前最新颖最先进最受欢迎的5A级大型爆款游乐项目,弥补行业龙头空白,与小平故里5A级景区、改革开放博览园等形成“多核驱动”发展格局。
(七)做大做强以职业教育、红色培训和研学旅行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产业。全力以赴建好蓝领文化产业园,配合建好小平干部学院二期工程,规划建设能容纳上千人同时吃住的研学旅行服务体系。
(八)实施小平故里骨干旅游通道改造提质和村居民素质提升工程。按照“一路一景、一路一品”标准,提档升级小平故里路、改革开放大道(高速公路连接线)、福兴大道、内环线,提升旅游干道、景区交通要道标准及形象。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对小平故里村居民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引导村居民群众诚信经营、文明经营,为游客提供有情感有温度的游玩体验。
(九)创新推出一批有影响有市场的文创产品。直面旅游购物持续升温与本地旅游商品开发不足、品质不高的矛盾,联合省市文旅部门、邀请文创专家,创新推出一批以小平元素、伟人故里风情、改革开放文化为主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创产品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彰显景区特色、传承历史文脉、促进文旅消费集聚升级。
六、保障措施
着力推进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充分激发调动各方力量,为奋起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期间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照“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任务,紧扣时间节点要求,实行“党工委总体负责,班子成员分线统筹”工作推进机制,按照“一事一策、专班专人”的原则,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小组,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建立党工委、管委会定期会商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集中研究解决各项重点工作和项目推进过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二)坚持规划引领。聚焦“12339”战略,抓住“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契机,遵循“北控”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做好园区总规、控规的合理调整,编制好相关专项规划;抓好重点项目、支撑性项目的研究论证、精心包装、科学策划规划,提升宣传推荐、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精准性。
(三)深入推进改革。调整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职责,聚集产业发展,统筹部门、乡镇力量,组建专门机构抓文旅产业和经济合作;科学确定工作机构名称,确保单位名称与其核心工作职责一致,进一步鲜明各单位主责主业。建立聘用人员担任部门领导干部和部门中层负责人的制度机制,打破“身份限制”,做到“任人唯贤,同工同酬”。在园区所属国有企业引入简单管理理念,建立简单管理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园区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开展作风整顿。牢固树立“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的理念,把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一年干几件小事,几年干成一件大事,推动形成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常态化开展“人民阅卷·广安行动”,着力解决虎头蛇尾、见子打子、标准不高、不下深水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责,切实整顿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作风障碍。建好用好容错纠错机制,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破除干部“干得越多错的越多,还不如不干”的畏难求稳思想。
(五)改进督查考核。组建园区督查目标办,由纪工委(监察室)负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完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和效能评估,科学指引和推动“12339”战略落地。把日常考核、专项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看平时、重一贯,强化考核运用,表扬先进奋力前行,鞭策后进迎头赶超,确保各级干部在接续奋斗中扛重活、打硬仗、创实绩。
名词解释:
1.“四纵五横”:四纵指的是“小平大道、广协路、内环线、福兴大道”,五横指的是“协兴大道、新华路、广岳中路、枣彭路连接线、西溪路”。
2.“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4.“双城记”:具体指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向东、重庆向西的川渝两地协作发展格局。
5.“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6.“一江一河一湖”:渠江、西溪河、白云湖。
7.“三大合作三大园区”:与全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合作、广蓉合作、广渝合作;广安(深圳)产业园、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产业园、川渝高竹新区。
协兴园区党工委
2021年6月18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