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机构赋能“强支撑”。实施公办养老机构“三个一批”提升计划,新增床位800张,依托区老年养护院建设特困失能人员照护中心,整合观塘、桂兴等8个基础条件较差的农村敬老院为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并投入资金670余万元用于标准化建设,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至95%,在全市率先实现公办敬老院收归区级直管,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在农村利用闲置资产打造“养老+”多功能服务站点善美大院,成为“三型城市”基层实践样板。
二是居家养老“补短板”。建成智慧养老综合监管平台1个,家庭养老床位368张,为202户失能、半失能困难老人家庭安装通话设备、防走失装置、一键呼叫等智能化设备,累计成功响应紧急呼叫427次,有效降低意外风险事件发生。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制度,对散养特困、空巢、病残、孤寡、高龄等特殊困难老人开展巡访28.99万人次,为400户特殊困难老人配备智能手环,为11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热感应报警器,覆盖全区70%的居家失能特困老人,老年人照护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医养结合“促提升”。积极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营模式,在全市率先引进民营企业对区老年养护院实施社会化运营。鼓励养老机构优先与周边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共享,推动区老年养老院嵌入社会医疗机构、观阁中心卫生院内设养老机构。与区人民医院共建“绿色通道”,建立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推行住院押金“政府垫付、事后结算”机制,集中供养人员已惠及500人次,医疗费用兜底报销比例达95%,切实解决了特困老人看病治疗难的问题。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