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四川互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级混合油广安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17日—2024年4月23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6-2352066
地 址:广安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 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工业级混合油广安基地项目 |
四川广安临港经济开发区官盛工业片区 |
四川互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百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本项目拟建设生产厂房、综合办公楼、锅炉房、罐区厂房等建构筑物以及其他配套附属设施等,总占地面积100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30.93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年产4万吨工业级混合油。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环保投资86万元。 |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一)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土石方开挖、填筑、机械碾压等施工活动。项目采取以下减缓措施: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永久占地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尽量减小施工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作业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土石方工程尽量避开雨季,并采用边开挖、边回填、边碾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疏松土壤的裸露时间,有效减轻施工区水土流失。项目动工前对施工区表层土壤剥离堆存,后期用作绿化用土或农用耕植土。对临时堆放场进行规范化设置,周围设置护坡、挡墙等工程措施,并修筑排水沟,排水沟、护坡、挡墙尺寸由设计单位确定。环评要求施工期末应对临时占地进行施工迹地清理及生态恢复。 (二)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要求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每天定时对地面洒水,并对撒落在路面的渣土及时清除,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由于道路和扬尘量与车辆的行驶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扬尘量越大,因此,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实施限速行驶;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对进出的运输车辆轮胎进行清洗;自卸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运输沙、石、水泥、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封闭严密,严禁撒漏。施工场地设置围挡,对施工场地堆放的材料、临时堆场堆土采用塑料布完全遮盖,以免因风起尘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影响。避免雨季、大风天气进行物料运输、施工。大风天气和重污染天气时停止施工。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置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对松散的场地及时夯实,临时性用地使用完毕后应尽早将裸露土地进行绿化和迹地恢复,避免起尘;施工建设使用商品混凝土及水泥砂浆,不设混凝土及砂浆拌合场。施工期间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安装烟尘除尘设备。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需安装尾气净化器,尾气达标排放,未使用劣质燃料。对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汽车排污监管办法、汽车排放监测制度、施工运输车辆排放气监测办法等。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施工区生活污水利用环卫设施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中产生的砂石冲洗水、混凝土养护水、设备水压试验水以及设备车辆冲洗水等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作场地洒水,不外排。 (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计划安排,包括人、物、材料等,并有专人指挥施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工,尽量缩短施工噪声对民众的影响时间段。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夜间22:00~06:00)施工,避免午休时间施工,以减小施工噪声的影响。若确因工艺需要进行夜间施工,项目方应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设备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并在高噪声设备四周设置声屏障。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将木房、钢筋加工间等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置于项目中部。使用商品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要求施工单位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敲击等施工活动声源。施工单位尽量避免节假日施工,同时采用临时性降噪措施,如采取隔声板等;施工单位合理有效地制定施工计划,提高工作效率,把施工时间控制在最短范围内,并提前发布公告。项目施工严格按照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在高考期间加强缓解噪声污染监督管理的通知》以及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中高考禁噪要求执行,在中高考期间禁止施工。监理单位做好监理工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噪声测量仪器,随时对施工噪声进行监测。对于高噪声设备安装减震降噪措施,以降低其噪声的产生。加强对高噪声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如佩戴防噪头盔,合理安排作业轮换时间等。 (五)固体废物防治措施。建筑垃圾产生于厂房等建(构)筑物建设,污染源就是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需要集中收集堆放,分选后对土石瓦块就地填方,金属木块等废物回收利用。多余的建筑垃圾及沉淀池废渣集中收集后,运往指定渣场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运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和措施 (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生产工艺有机废气、储罐呼吸废气、废白土库废气引至1#废气处理设施经“水洗+碱洗+生物滤池+除雾器+两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1)排放。白土投料粉尘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DA002)排放。污水处理站臭气、检验废气经“水洗+碱洗+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后由15m高排气筒(DA003)排放。导热油炉采用低氮燃烧器,废气直接通过排气管由15m高排气筒(DA004)排放。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收集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引至办公楼楼顶排放。本项目采用有效的废气收集处理技术,各项废气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 (二)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生产、生活污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pH、COD、BOD5、SS、动植物油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NH3-N、TN、TP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中的B级标准限值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排入四川广安临港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渠江。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废水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振、消声等措施后,经预测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区标准限值。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危险废物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清运处置;废白土和除尘器收尘由白土厂家回收利用,废包装外售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站污泥和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一般工业固废贮存过程应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境保护要求;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转移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执行转移联单制度。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可得到有效处置。 (五)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对罐区、危废贮存库、事故池、污水处理站等采取重点防渗;生产车间、锅炉房、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废白土库等采取一般防渗;厂区道路、消防水池、综合办公楼等采用简单防渗。根据预测,在非正常工况下,不考虑污染物在含水层的吸附、挥发、生物化学反应,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泄漏不会对渠江造成影响。 (六)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厂区不同功能区均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发生破损、造成废水垂直入渗的概率极小,因此本项目废水垂直入渗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新建1座有效容积470立方米的事故池和雨污切换阀井,收集初期雨水和事故消防废水。罐区设围堰,生产车间设环形沟、收集井,并与厂区事故池连通;罐区、环形沟、收集池、事故池做防渗、防腐处理;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采取以上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 三、其他部门意见 项目经广安区发展和改革局同意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302-511602-04-01-270258】FGQB-0070号)。
|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